快捷导航
  •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以车撞车泄私愤 伪装事故露马脚

    案情经过

    2015年11月3日10时20分左右,付某向某保险公司报案称,被保险人卢某驾驶由该司承保的“别克”车在江苏省泰兴市某路段发生三车追尾事故,要求该司派员查勘处理。

    该保险公司查勘人现场查勘后,发现案情与报案不相吻合:别克车逆向撞在停靠在路边的大众轿车后又撞到一辆马自达轿车,三车受损,其中两辆车气囊打开,现场一片狼藉。显然事故是由于别克车辆主动撞击造成的,事故责任似乎显而易见。

    从事故现场损失来判断,如此大的撞击力度,而且来自逆向车道,凭着职业敏感进行判断这不是一般的撞击!事故地点为城区主干道,道路拥挤,行人车辆较多,这一带车速普遍不快,那么驾驶员是如何开到逆向停车道,导致撞击那么惨烈?是车辆操作失控?或者酒驾?错把刹车当油门?这些都有可能······

    围观群众较多,现场混乱,但细心的查勘员还是发现了异常:围观群众里有几个身体有纹身的“小光头”。在对事故车辆进行拍照时,查勘员发现别克车后备箱杂乱摆放着七八根木棍等器具。凭着直觉查勘员认为这些人和事故应该有关联,而且车辆后备箱放置的这些杂乱器具很蹊跷。见此情况,查勘员不动声色,要求当事人报警处理并现场通知驻公司警务人员介入调查。

    查明真相

    保险公司调查岗人员接案件后,申请公安人员调阅出该路段出险时段监控录像,从定点录像中看,报案车辆在通过该地段时速度并不快,难道是驾驶员遇到险情反而突然加速?但作为拥有车辆及驾龄均有多年的老驾驶员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这样开车有悖常理。保险公司调查人员与刑侦支队驻司民警沟通后,当即共同赶赴四十公里以外的事故发生地辖区交警大队;因事故发生时大众轿车、马自达轿车为正常停放,案情简单清楚,交警拟认定别克全责。那就意味着该司要在承担别克车辆的较大损失同时要在别克车所承保的别克车三者险限额内给予赔付。驻保险公司警务人员在查阅了现场材料后提出意见,认为有故意制造事故的嫌疑,要求交警部门暂缓出具认定书。随后再次返回事故现场,发现周边商铺有外置摄像头,遂依法调取了事故发生前后的完整记录,并在走访中了解到“坊间传闻”:报案人付某与别克车主卢某为夫妻关系,付某与大众车主唐某为微信好友,付某与唐某经常微信聊天,致使卢某心生醋意。3号上午卢某纠集了一帮混社会的“弟兄”准备前去“给唐某点颜色看看”,在事故地点发现唐某车辆,为防止唐某逃离,卢某开车故意撞向唐某的大众车,而马自达遭受了无妄之灾。传闻与视频坚定了保险公司调查人员以及驻司民警的怀疑,调查人员认为本次碰撞事故应为人为制造的刑事案件,而非道路交通事故。他们建议交警队将案件移交辖区派出所处理。

    处理结果

    通过驻司警务人员和辖区派出所的配合审理,卢某供述了“事故”发生的前后经过,使上述“传闻”得到印证。他承认为泄恨而故意撞击唐某的车辆,造成他人大额财产损失。经过公安机关的教育,卢某已经认识到错误,愿意自行承担三辆车的损失。11月20日,卢某在派出所写下了放弃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承诺书。至此,本起赔案做销案处理,保险公司减损17万余元。卢某泄愤不成,反而触犯法律,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案例启示

    本案的当事人驾驶投保车辆,为了泄私愤,以车撞车,继而向保险公司报案。尽管就保险诈骗犯罪来讲,由于行为人意志外的原因导致未遂,但卢某其实已构成刑法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从保险公司理赔查勘角度来思考,近年来,社会车辆和事故均呈爆发性增长,保险公司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报案。貌似普通的交通事故中其实隐含着不少像本案这样的“黑洞”事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尤其是担负一线查勘任务的工作人员在热情服务的同时,要紧绷打假防骗的弦,在抵达现场查勘时,首先要根据肇事者驾龄、对车辆的熟悉情况,结合事发道路、天气、时间、车况,做出发生这样的事故是否合乎常理的逻辑判断,如有疑问,应尽可能快地固定初步证据,并随即向公安机关反馈,以便进一步查实。从本案的处理来看,可得出以下启示:

    1.双方、多方事故要看现场。目前,由于事故多,为了缓解查勘压力,一般觉得双方或多方事故现场反正有交警查勘,保险公司查勘人员往往就不去了。而本案交警在查勘后也未觉得反常,本案的成功得益于保险公司现场查勘人的细心观察和思考,倘若没有亲临现场,那么该案很可能就当一起普通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2.事故定损先定责,定责先辨真与伪。此案事故在责任认定上面是没有什么异议的,无论是现场查勘情况,还是交警对本案责任认定的初步意向来看,似乎定“别克”车方全责毫无悬念,本案正是因为查勘员对现场细节的勘查,得出不符合逻辑的结论,对事故真伪产生了疑问,从而查出了案外案。

    3.多方联动,警保合作,是查明真相的关键。本案除了和交警、刑侦部门的及时有力沟通外,主要证据来源于周边商铺的摄像头以及群众对当事人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提供的一些信息,这些证据串联起来,击破了当事人的心理防线。

    分享到:
    点击次数:1722  更新时间:2016-01-06  【打印此页】  【关闭